
【新購入的炒菜鍋】
經過天天煎、煮、炒、炸的非人性重度使用,我那小小的Ikea不沾鍋已經被我用到開始沾鍋﹝強烈懷疑上面那一層不沾coating已經被我和人夫吃進肚子裡了﹞,而且感覺隨時有破鍋的危險。花不起大錢買貴到要死的高級鍋子,我只好努力做功課,研究什麼樣材質的鍋子環保又不危害健康,然後從中挑選實用又價格合理的。﹝窮人家錢只能花在刀口上...﹞
其實一開始想放棄購買不沾鍋的念頭,之前鐵弗龍事件鬧的沸沸湯湯的,說是在製造不沾鍋過程中所使用的一種化學原料 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也稱作 C-8,實驗證明會造成癌症,降低生育率,及傷害免疫系統。但少量的C-8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實質上的傷害,也沒有證據證明不沾鍋就是釋出C-8的元兇。不過可以確定的,當不沾鍋在高溫烹飪時﹝超過500F時﹞,會釋出有毒氣體足以殺死家中飼養的寵物鳥。
我是沒量過我煮飯時鍋子有多高溫,不過我的確聞過炒菜鍋散發出怪怪的化學味,尤其在剛買來的時候。為了健康和環保著想,我還認真的考慮要買鐵鍋﹝Carbon Steel﹞。可是做了一番研究,鐵鍋要好用,就要上油“養鍋”。天哪!我已經懶到一個月才清理房子一次,我哪來的美國時間﹝咦?我好像就在美國喔?!﹞在那邊每天幫我的鍋子做保養啊!
那不鏽鋼鍋呢?會沾又貴,若真沒別的選擇再說吧!
吼!科技那麼進步,我就不相信沒有好用、健康、又不貴的鍋子可以買。更認真的拜了辜狗大帝後,哈哈,我終於在
這裡找到了些頭緒。
文章一開頭就說了,很多人因為鐵弗龍事件將家裡的不沾鍋丟棄,改用不鏽鋼鍋,但事實上不鏽鋼也不是全然的安全無虞。不鏽鋼鍋是由各種不同的金屬混製而成,而這些金屬成分也有可能隨著食物進入人體,雖說量少不至於有危險,但這不就和一般的不沾鍋道理是一樣的?還好我沒衝動的給它買下去!
另一種比較健康的選擇則是用Hard-Anodized Aluminum鍋。﹝直譯:電鍍鋁鍋,但我強烈懷疑有另外的專用名詞。﹞它是使用電鍍的方式使鋁硬化到比不繡鋼還硬。我不是念化工的,理化又特爛,所以不是太懂很多專業網站的解釋。但就我理解的範圍,應該就是先讓鋁浸泡在酸中(acid bath),然後再用電處理(electrical charges),使鋁和氧氣結合成為氧化鋁(aluminum oxide)。基本上這樣的過程只是在加速並且控制一種自然的氧化作用。而這種氧化作用產生出來的結果可以使鍋子免於腐蝕及磨損,所以不必擔心有材質脫落的問題。同時,這種鍋子耐高溫且不易起化學作用(chemically stable),又因為沒有孔隙(nonporous),所以不會沾黏食物。
看到這,我頭上的電燈泡就亮了﹝叮~﹞,我終於找到我要的鍋子啦!不沾又安全,Amazon.com $35不到就有一個14吋的Hard-Anodized Aluminum炒菜鍋,真是太棒了!果然東西不能亂買,盜聽不能塗說,有做功課才有收穫;今晚就要回去驗收我的新鍋子啦!
將我花了三、四個小時做研究的購鍋心得分享給有同樣困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