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麵包習作.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麵包習作. Show all posts

Sunday, February 28, 2010

香濃火腿蔥麵包


最近不知怎地非常喜歡烤蔥的味道,這對不吃蔥的我來說很是反常。對於吃到蔥就會反胃的我,唯一能吃的就是蔥油餅和麵包上的蔥花(果然是麵粉控)。最近試作一個配方發現非常適合用來當調理麵包的底,開心之餘一連做了兩個星期的蔥花麵包。上星期做的是蔥花吐司,還來不及照相就吃光光了。這星期打算做成一般台式麵包的樣子。其實我對做台式麵包不太有信心,一方面是不太會造型,一方面覺得沒有模子好像就不會發得好。不過這次做的成果實在是太成功了,都有發起來,而且除了蔥味,麵包本身也充滿濃郁的奶香。大家有空可以試試喔!

【火腿蔥麵包】

【材料】﹝材料參考王傳仁老師的"天然、無添加的手作麵包"﹞
  1. 高筋麵粉 500g
  2. 砂糖 60g
  3. 鹽 7g
  4. 奶粉 30g
  5. 冰水 300g
  6. 全蛋 1個
  7. Instant Yeast 10g
  8. Butter 80g
  9. 蔥花
  10. 火腿片
  11. 胡椒粉
那個...照例,作法就不重複寫了,反正攪拌、發酵的過程都跟以前一樣,只是在造型的時候把麵團捏成橄欖形,收口朝下。最後發酵約1.5hr(我家不到62F,所以發比較久),然後塗上蛋汁,並在麵團中間切一道刀口,繼續發酵10分鐘。最後把蔥花+切成小片的火腿片+鹽+胡椒粉+橄欖油攪拌成的料放在之前切的開口上,放進烤箱用330F烤20分鐘,接著轉350F烤到金黃色便可拿出。

【裝餡料的時候明明都要滿出來了,烤完後蔥跟火腿卻都縮水了!】

Monday, November 02, 2009

又見葡萄乾+蔓越莓蜂蜜麵包


哇!一晃眼我居然有三個月沒更新部落格了,真是破紀錄了。唉!懶蟲附身說什麼都是多餘的。

兩個星期前決定要把剩下的麵粉、葡萄乾跟蔓越莓用掉,所以就自行把所有東西都丟進去。沒想到烤出來的樣子還頂不錯的呢!

《葡萄乾+蔓越莓蜂蜜麵包》﹝蜂蜜麵包材料參考王傳仁老師的"天然、無添加的手作麵包"﹞

【材料】
  • 高筋麵粉 500g
  • 蜂蜜 100g
  • 冰水 280g
  • 鹽 8g
  • 乾酵母 (Instant Yeast) 8g
  • 奶粉 10g
  • 無鹽奶油 20g
  • 葡萄乾+蔓越莓乾 總共約1杯 (用水先沖洗過然後用餐巾紙拍乾)

做法就請參考我之前寫過的文章吧!﹝又懶了﹞

只不過這次我是用綁辮子的方式做造型。不帶蓋只是舖上一層錫箔紙用190度C (約375度F)烤40分鐘。關火後又多悶了10分鐘。

結果就是這樣啦!


Thursday, April 02, 2009

韓國麻糬麵包


第一次吃到韓國麻糬麵包是跟我的日本小老師一起去逛H Mart的時候,她分我吃的。雖然麵包本身沒什麼味道,但很喜歡麻糬的嚼勁跟芝麻的香味。

第二次吃麻糬麵包是回台灣的時侯,JeanBlue娘在大潤發買給我吃的。台灣賣的麻糬麵包口味可就多了,有原味、抹茶和巧克力三種口味,口感比較軟,而且好像12個才賣49塊台幣﹝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相較之下,H Mart 2個賣1.5塊美金根本就是搶錢嘛!沒辦法,愛吃又不想被坑,只好DIY。

在網路上找了許多食譜,結果都是用預拌粉做的;我唯一能想到有賣預拌粉的地方就只有H Mart,唉!只好又去給韓國人賺錢...~_~。

本想按照網路上大家分享的食譜來做抹茶跟巧克力口味的,怎知一把粉倒出來裡面早就有芝麻了?!原來我買的預拌粉跟網路上台灣賣的預拌粉不一樣!盒子上滿是歪歪扭扭看不懂的韓文,這要我怎麼做呢?

好在包裝上有圖示跟阿拉伯數字,於是我猜應該就是250g的粉+70ml的牛奶+1顆蛋攪拌均勻,分成6到8個﹝超黏手的,很難分﹞放在烤盤上,表面灑上水,進烤箱用180C﹝350F﹞烤35分鐘。

幸好烤出來的樣子跟包裝上的照片沒有相去太遠,隔天早上吃起來就是乾乾“圇圇”的,沒什麼味道。沒有太難吃,也沒有太好吃。﹝人夫似乎不太喜歡﹞看來,還是長時間做出來的軟棉白吐司最合我們的胃口。

Sunday, November 02, 2008

優格蔓越莓吐司+優格菠蘿吐司

上個星期不知道發甚麼懶病,懶得買菜、懶得煮飯、懶得做麵包。已經記不得早餐都吃些甚麼,只知道連續五天每天晚上都吃外面,這樣吃下來,兩個人五天居然可以吃掉超過$200!驚嚇之餘,這週末趕緊去買菜,然後乖乖的在家煮飯、做麵包。(在美國,天天外食果然不是窮人能做的事...)

兩個星期前買了一罐Greek Yogurt,本來是想做點心用的,結果發懶病就甚麼都沒做了。怕放了壞掉浪費,那就用來做麵包吧!


食譜是參考《孟老師的100道麵包》,只是我double了份量,一半按照原食譜做成優格菠蘿吐司,另一半就加些蔓越莓乾成了優格蔓越莓吐司。

【麵團材料】
  1. 高筋麵粉 500g
  2. 糖 70g
  3. 鹽 1/2小匙
  4. 優格 150g
  5. 酵母 6g
  6. 冰水 170g
  7. 奶油 40g
麵包的作法可以參考這裡,只是在最後整形的時候是把麵團搓成長條形,然後拿三條麵團將一端捏緊,接著像綁辮子一般編好後再把尾端也捏緊密合即可。這是我第一次將麵團整成辮子型,很少綁辮子的我,當場還搞不清楚到底接下來應該是要抓那一根,超過30歲的人妻連個辮子都不會綁,真是囧!

用優格做麵包感覺麵團特別的白,在做的過程中還會散發淡淡的奶酸味。但烤好後吃起來並沒有優格味,味道清淡爽口(因為這配方無蛋又少油),配著蔓越莓的些許酸甜味剛剛好!(倒是人夫比較喜歡菠蘿口味)

【剛出爐的麵包可綿密的呢!】

Monday, October 13, 2008

20%全麥豆奶吐司 + 芋頭麵包第二彈

【香軟呢濃的芋頭麵包。右後方是豆奶吐司。】

最近太過熱衷於嘗試不同的主菜,所以大概有兩三個星期沒做麵包了。之前託同事帶回來王傳仁老師著的『天然、無添加的手作麵包』也就被我冷落了一陣子。好不容易又動了做麵包的癮頭,於是參考了書中的龐多米食譜,依照我有的食材稍微改變配方做了一個20%的全麥豆奶吐司及芋頭麵包。結果今天早上一吃真是令我大為驚豔!剛咬下去可以感覺到麵包的濕軟細緻,再多嚼幾口就有濃濃的麥香。真是令我開心的忍不住想要把這個配方記錄下來。

【JeanBlue's 20%全麥豆奶吐司及芋頭麵包】

【材料】
  1. 高筋麵粉 400g
  2. 全麥麵粉 100g
  3. 糖 40g
  4. 鹽 9g
  5. 奶粉 20g
  6. 冰水 100g
  7. 豆奶 225g
  8. 酵母 8g
  9. 椰子油 25g
  10. 奶油 25g
  11. 芋頭 100g
  12. 奶油 20g
  13. 糖 20g
【做法】
  • 將材料1~5、一半的水、7和9放入攪拌盆中,以慢速攪拌成團。約5分鐘。
  • 加入酵母,攪拌均勻後轉快速攪拌至稍微出筋﹝即是攪拌盆都沒有黏任何麵糰,但是用手抓一小塊會稍微黏手﹞
  • 加入奶油以慢速繼續攪拌。等奶油完全攪入後分次加進剩下的冰水。
  • 待麵團攪拌至可以拉出薄膜時即可拿出。整成圓球狀放入抹油的大碗中,蓋上保鮮膜及濕布發酵一個小時。﹝此時可以量一下麵糰的溫度,若超過26度C可以放進冰箱冷卻到26度後再拿出來繼續發酵
  • 翻面繼續發酵30分鐘。
  • 等分成6份麵糰,整成圓球形,蓋上保鮮膜及濕布繼續發酵15分鐘。
  • 其中三份麵糰用擀麵棍擀兩次成螺旋狀放入抹油的烤模中進行最後發酵。
  • 另外三份在第一次擀平的時候塗上芋泥,捲起後再第二次擀平、捲起,放入烤模進行最後發酵。
  • 預熱烤箱325度F,待要放入烤模時轉至300度F烤40分鐘。﹝若怕表面過焦,可以蓋上錫箔紙。
把全麥豆奶吐司放入冷凍庫,等要吃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烤一下做成三明治也很讚喔!

Sunday, June 29, 2008

蔥花小餐包 + 葡萄乾巧克力吐司


好久沒寫麵包日記了。其實幾乎每個星期都有做,只是因為老做相同的麵包,加上懶得拍照,所以才沒特別記錄下來。最近幾次不知道是不是用了比較高檔的日本麵粉(日清),還是用了對的食譜,做出來的麵包都特別香軟成功。基底麵包的食譜和作法我是參考思微的甜吐司,有興趣做麵包的人可以去看看這個部落格,作法寫的非常詳細喔!(懶得寫食譜的推託詞)不過剛好這次把在Mitsuwa買的麵粉都用完了,下次試試King Arthur Bread Flour,如果還是一樣成功,那就表示這食譜真的很讚。(事後證明,果然是麵粉的差別!)



【我不吃蔥,但我吃蔥麵包!:p】


【看中間有"牽絲"耶!】



昨天和兩個在之前公司最要好的朋友出去吃飯看電影,他們看到我像小孩子般興奮得不想回家,再看到我帶來自己烤的麵包,不禁好奇的問,"所以妳週末都在家做麵包?",在兩個單身的人面前,我家庭主婦的模樣畢露無遺,不好意思的我強辯著,"我還有玩Wii!",可是已經挽不回我和他們之間的距離感。還是單身的時候,老想往外跑;婚後,雖然還是戒不掉愛玩的本性,但已經習慣週末至少有一天要在家煮飯、做麵包,要出門,也只是為了去買菜。

說真的,我羨慕他們的年輕、自由,有體力也有能力過著絢爛的社交生活。偶爾,我也會想重溫那樣的日子;但說穿了,只是想證明自己還年輕。現實是,我已經是個踏入婚姻、邁入三十的人妻,有個疼我愛我的老公,讓我做自己,讓我毫無顧慮的撒嬌任性。就算夫放我出去瘋,總還是放心不下他一個人在家等門。就算給我吃不完的飯局,總還是想把這些社交錢省下來付頭期款。於是才明白,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就有在那個階段的priority。誰不懷念年輕,誰想承擔責任壓力?只是人要活在當下,認清自己,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該做的事,才能真正的坦蕩快樂。

【JeanBlue's碎碎唸】吼,真是太會扯了!這些跟做麵包有什麼關係啦!?

Sunday, May 18, 2008

卡士達超軟吐司 + 抹茶紅豆吐司(二)


休兵將近一個月後,我決定重出江湖,再度拿出我做麵包的傢伙們,來挑戰軟綿香嫩的吐司。前陣子烤出來的吐司不是嚴重塌陷,就是口感不夠細密;做的我心灰意冷,甚至到超市聞到麵包味就會想吐。嚴重至此,讓我不得不逼自己休息一下,加上上星期到德州出差一個禮拜(稍後會出文),終於讓我忘卻對麵包的恐懼感。

重新開始不貪心,從簡單的做起。於是我從《孟老師的100道麵包》中挑出看起來很讚的“卡士達超軟吐司”,把份量加倍,一半做成白吐司,另一半做成抹茶紅豆吐司。

【材料】
  1. 卡士達醬
  • 蛋黃2個
  • 細砂糖20g
  • 高筋麵粉30g
  • 鮮奶130g
  1. 高筋麵粉500g
  2. 細砂糖60g
  3. Vital Wheat Gluten Flour 2 tea spoons
  4. instant yeast 2 tea spoons
  5. 奶粉30g
  6. 水200g
  7. 鹽1小匙
  8. 無鹽奶油50g
  9. 抹茶粉2小匙
  10. 紅豆醬適量

【重點提醒】改配方時,一定要先在本子上做好筆記,要不然就會像我居然眼睛脫窗看錯行,把做卡士達醬的麵粉30g看成130g,結果不用加熱就已經糊得不得了了。只好將錯就錯,調整之後做麵團的麵粉量。

【JeanBlue's 亂亂做法】
  1. 將卡士達醬的材料攪勻,用小火煮成糊狀,取出放涼,蓋上保鮮膜,冷藏約一個小時後備用。〈當然我就省略這個步驟啦!〉
  2. 做法1的卡士達醬和上面1~6的材料混合,先用慢速攪拌成團,再加入鹽。攪拌均勻後用中速攪成稍具光滑狀的麵團。
  3. 加入無鹽奶油用慢速攪入,再用中速攪成具延展性麵團。
  4. 將麵團均分為2份。一份麵團放入容器內並蓋上保鮮膜,進行基本發酵約80分鐘。
  5. 另一份麵團加入2小匙的抹茶粉,用手將粉及麵團揉勻。變成綠色的麵團放入容器內並蓋上保鮮膜,進行基本發酵約80分鐘。
  6. 將白色麵團分割成2等份,滾圓後蓋上保鮮膜,鬆弛約15分鐘。抹茶麵團直接滾圓,也同樣蓋上保鮮膜鬆弛15分鐘。
  7. 白色麵團用桿麵棍整形成長約18cm的橢圓形,翻面後捲成如瑞士捲般,分別放入吐司模內。
  8. 抹茶麵團用桿麵棍整形成長約18cm、寬約吐司模長邊的長度的長方形。翻麵塗上薄薄的紅豆醬,記得不要塗得太滿,約留2cm的邊,以免紅豆醬在捲的過程中跑出來。
  9. 同樣的將抹茶麵團輕輕捲起如瑞士捲一般,放入吐司模。
  10. 蓋上保鮮膜,進行最後發酵約100分鐘〈或約烤模的9分滿〉。
  11. 以350F度預熱烤箱,放入烤模後將溫度轉為300F烤10分鐘。蓋上錫箔紙,將溫度調整至325F烤10分鐘,再轉為350F烤10分鐘,最後轉275F烤5分鐘即可出爐。出爐後立刻脫模。
  12. 待冷卻後才可以切片喔!
【心得後記一】這次做出來的麵包雖然隙縫比較大,但是沒有塌陷,口感也比較密實,不會像之前那樣虛虛的。而且我這次加入了新的武器喔!

【ㄊㄚ ㄉㄚ~ 忍痛花了160USD買進KitchenAid Heavy Duty 10 Speed Stand Mixer】

【心得後記二】放了二天後居然就變硬了!果然是水不夠,下次得邊揉邊加些水進去。

Saturday, March 29, 2008

抹茶紅豆歐克+芋泥奶香麵包


最近做麵包遇到了瓶頸。口感雖然不差,但賣相卻不佳。而且總覺得麵包本身不夠扎實,常常冷卻後就整個扁掉。麵包做不好就三種可能:1)揉麵不完全或太過,2)發酵不夠或太過,3)沒烤好。但遇到我這自認創意十足的人,就還有第四種可能:擅自亂改食譜以致失敗。認真檢討做麵包的過程,我想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第一項和第四項了。像今天為了想把剩下的芋泥用完,就擅自double芋泥湯種的份量,導致麵團整個非常溼黏,後來還必須多加約60g的麵粉才能順利讓麵團不黏手。所以我決定,下次一定要好好按照食譜準備,別再自作聰明,若按照食譜仍然失敗,再慢慢自行調整。至於麵團,也許還是得用雙手好好的給它揉一揉。

跟上星期一樣,覺得成品不甚滿意,所以就不把做法放上來了。但為了讓想試試看的新手了解一些基本的步驟,這次有把部份的製作過程拍下來:

【加熱芋泥湯種至糊狀】

【將所有材料以電子磅秤量好備用】

【我的陽春麵包機,無法連續攪拌超過40分鐘,會過熱嗶嗶叫】

【除了奶油外,將量好的材料依序放入麵包機中】

【開始攪拌】

【攪拌約10分鐘後,加入奶油】

其實對做麵包我也是新手,只是花了些時間研究食譜,看了示範教學DVD,跟著我的"日本小老師"做過一個好吃的吐司,所以有一些初步的心得。上面的照片充其量只是給沒做過的人滿足一下好奇心,等更有經驗後,再把更詳細的做法分享給大家。想要做出好吃的麵包,不只是需要細心和耐心,還必須了解所有材料的特性跟懂得依照製作時環境的溫度和溼度做調整。看來我還有許多東西要學呢!

Saturday, March 22, 2008

芋頭吐司+奶香葡萄乾吐司

想做芋頭吐司想好久了。超愛吃芋頭的我,不只吃火鍋要加、做菜要放,連泡麵也要丟個一兩塊。很多人不喜歡在火鍋裡太早放芋頭,因為會把湯弄得糊糊的,可我卻特愛那濃稠充滿芋香的湯底。於是我決定來做一條放超多芋頭的吐司。吐司的做法是用之前豆奶吐司的recipe,只是這回把豆奶換回了牛奶。還有在最後整形時,將麵團整成長方形,並塗上一層厚厚的芋泥,由外向內捲成瑞士捲一般,把尾端接合處封緊放進模子做最後發酵。剩下的步驟都是一樣的所以就懶得寫了。我發現這個吐司的配方因為鬆軟好吃,很適合加入不同的口味。但不知道是不是我加了太多的芋泥,放涼後吐司就整個凹下去了。也或許是模子不合,發現我做出來的吐司都是扁扁的,想要找比較窄比較高的模子都找不到,可能得等到下次回台灣時再去添購了。

分享一下芋泥的做法:
材料:
  1. 芋頭半個
  2. 砂糖適量
  3. 奶油15g
  4. 蜂蜜適量
  5. 牛奶2大匙

p.s. 基本上我都沒有量啦!所以一切都是邊試口味邊放的。舌頭是最準的測量器!

做法:

  1. 將芋頭去皮,切薄片,用電鍋蒸熟。
  2. 趁熱以patato masher或叉子將芋頭壓成泥。
  3. 加入砂糖、奶油、蜂蜜及牛奶與芋泥攪拌均勻。
  4. 放涼後蓋上保鮮膜備用。

p.s. 不用太在意是不是有完全壓成泥,吃麵包吃到顆粒狀的芋頭更有實在的感覺喔!


芋頭吐司剛出爐時


至於葡萄乾吐司,則是夫說想吃的。剛好同事幫我帶回來新的食譜書《孟老師的100道麵包》,於是參照了上面的做法做了奶香葡萄乾吐司。這大概是我花最久時間做的一條吐司。雖然口感也很綿密,但夫似乎不太喜歡加在上面的乳酪糊,而且放涼後一樣從中間就凹下去了。等下次改良過口味後再把做法放上來吧!(適合的模子真的很重要)

從中間切下去後就扁掉了

【後記心得】上次麵包放在外面幾天後就乾的像餅乾一樣。書上說把剩下的麵包放入冷凍庫,吃的時候再拿出來加熱,就會和剛出爐的麵包一樣好吃喔!

Sunday, March 16, 2008

湯種全麥杏仁/蔓越莓吐司




不是第一次做全麥吐司了。想要吃的健康,又不想犧牲口感,所以一直在找可以讓全麥麵包也很好吃的食譜。這次的成果雖還不到我想要的鬆軟綿密,但也是幾次下來算比較好的了。參照了《65度C湯種麵包》裡全麥吐司的做法,再自行加上蔓越莓和杏仁片來增加口感。塗上果醬或花生醬配杯牛奶,也算是頓可口的營養早餐囉!〈希望這兩條可以撐個三四天〉


【湯種全麥杏仁/蔓越莓吐司】

材料:
  1. 湯種120g
  2. 牛奶140g
  3. 全蛋60g
  4. 糖50g
  5. 全麥麵粉200g
  6. 鹽7g
  7. 高筋麵粉280g
  8. 快速乾酵母10g
  9. 杏仁粉4 tea spoons
  10. Vital Wheat Gluten Flour 2 tea spoons
  11. 蔓越莓乾適量
  12. 杏仁條適量
做法:
  1. 將30g的高筋麵粉放入150g的水中攪拌均勻。以爐火加熱至65度C。加熱過程中要不斷的攪拌,以避免燒焦。攪拌至麵粉水開始變得黏稠,有攪拌的痕跡時便可熄火。蓋上鍋蓋或舖上保鮮膜放涼。
  2. 將材料1~10依序放入麵包機中攪拌約30分鐘。
  3. 將攪拌好的麵團放入大碗中蓋上保鮮膜基本發酵60分鐘。
  4. 把發酵好的麵團取出,壓扁空氣,並等分成四份。將四份麵團整成球型,舖上保鮮膜靜置15分鐘。
  5. 將麵團桿成圓餅狀,其中兩片舖上一層蔓越莓乾,另外兩片舖上杏仁條。
  6. 像捲春捲一般捲起,再用桿麵棍桿成長條型,之後以捲瑞士捲般捲起。
  7. 在烤模上塗上一層奶油,一個模子放入兩條像瑞士捲型的麵團,最後發酵90分鐘。〈因為發酵時不小心睡著了,所以我大概發了2.5個小時吧!:p〉
  8. 將烤箱預熱至300F,烤約30分鐘。〈若不想讓外皮烤的太硬,可以在最後10分鐘調低至275F〉
  9. 將烤好的麵包脫模,靜置約10分鐘後包上保鮮膜以防乾掉。


有看到杏仁條嗎?



給蔓越莓來個大特寫


【JeanBlue's心得後記】雖然加了不少杏仁粉,卻一點也嘗不出杏仁味。下次double份量試試看。

Monday, March 10, 2008

抹茶紅豆吐司



有了上一次成功的經驗,就想更大膽的嘗試不同口味的麵包。不記得在台灣曾經吃過抹茶紅豆吐司,但看到別人做出來令人垂涎欲滴的模樣,就也想自己動手試試。基本上就是跟前一篇豆奶吐司的做法一樣,只是這次多加了3 tea spoons的綠茶粉,然後在最後發酵前塗上紅豆醬(在日本超市跟著一個日本媽媽買的),捲成像瑞士捲一樣。

愛做麵包,除了自己愛吃外,最主要是成功後帶來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居然可以讓我週末一早就跳起來往廚房跑。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看著麵粉藉由雙手變成可口的麵包,覺得自己終於有個專長了!有時候睡到一半,腦中突然有一些點子,譬如可以在原來的食譜上多加一些別的材料,或是用別的材料替代(像之前用豆奶代替牛奶),隔天早上就會迫不及待的起來做實驗。結果好吃就很開心,若不甚滿意就會做成筆記來提醒自己。我不清楚這算不算狂熱,但對某件事認真起來的感覺還不錯。


也喜歡將做成功的麵包分享給我那人夫和好朋友吃。覺得看到大家吃得開心,我就很開心。我是不是已經變成歐巴桑了?啊!算了,人的心境總會隨著人生的不同階段有不一樣的感受。當個快樂的歐巴桑也沒什麼不好。


有時候工作不順時,會鬧脾氣的說要把工作辭了來賣麵包賣小吃的,但轉念想想,若要把烹飪變成職業,我可能會很受不了吧!也說不定現在的熱情只是三分鐘熱度,過一陣子就膩了。所以想把現在的成品紀錄下來,當以後不再做麵包時,還可以有證據跟人家說嘴。呵呵,懶散的歐巴桑也曾經賢慧喔!

【JeanBlue's 碎碎唸】

不想寫食譜,所以一整篇就是在胡言亂語。不過開心的是照相技術有稍微進步一點,希望看起來比較好吃。:p

Saturday, March 08, 2008

豆奶吐司


迷上做吐司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懶人如我,要不是因為嘴饞,這麼麻煩的事是不會讓我熱度超過三分鐘的。實在是美國的吐司又乾又難吃又沒有變化,太過想念台灣美味的麵包,才想到要自己動手。之前還為此買了一台麵包機,結果用機器做出來的麵包一樣很乾很硬很難吃,自此就束之高閣了。前幾天隨意辜狗到一個超讚的部落格《Happy Home Baking》,發現用麵包機來攪麵糰照樣也可以做出很鬆軟的吐司。更棒的是這樣可以省很多力氣!之前雖然也曾做出好吃的吐司,但我手臂因為揉麵糰而酸了兩天。知道了這樣的撇步又燃起我對做吐司的熱情,迫不及待的將沾滿灰塵的麵包機拿出來試試,哈!真開心呢!從此以後可以輕鬆做好吃的吐司囉!

因為家裡沒有牛奶,所以用豆奶(soy milk)代替,結果一樣好吃喔!(又是我自己說的...)

【Jeanblue's 豆奶吐司】(original recipe)

143g Soy Milk
一顆蛋
25g糖
5g鹽
250g高筋麵粉
4g發酵粉 (dry yeast)
38g發酵無鹽奶油
  1. 依序將豆奶、蛋、糖、鹽、麵粉及發酵粉放入麵包機攪拌約30分鐘。
  2. 把麵團從麵包機取出放入攪拌碗中,蓋上保鮮膜,發酵60分鐘。
  3. 把發酵好的麵團取出至料理台,拍打麵團把空氣排出。之後將麵團分割成兩半,並整成球型,舖上保鮮膜靜置15分鐘。
  4. 用擀麵棍將麵團推成長型,再像捲瑞士捲一樣捲起。轉個90度,再將瑞士捲擀成長型,第二次捲起。捲兩次是為了讓整形整的合烤盤,也比較密實。
  5. 將整形完的麵團放入烤盤做最後發酵。蓋上保鮮膜,發酵約60分鐘。
  6. 將烤爐預熱至350F,烤約30分鐘。
  7. 烤好後馬上將吐司脫模,放涼。

【Jeanblue's心得】

用保鮮膜包好稍涼的吐司,放了幾個小時後更好吃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