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看看電影.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看看電影. Show all posts

Wednesday, April 01, 2009

3D動畫電影初體驗:“Monsters vs. Aliens”



好久沒去電影院看電影了。雖然每個星期二晚上都有免費電影票可拿,可是下班回到家後往往已經疲累不堪,懶得再出門了。上星期好不容易請人夫去拿了“Duplicity”的電影票,卻在吃完晚餐後放棄出門的念頭,寧願在家當個沙發馬鈴薯。

不知道是年紀越大頭腦越簡單,還是這幾年動畫電影發展快速,想看的電影名單大部分都是動畫片!從"Shrek"到"Wall-E",卡通人物帶給我的驚喜總是高過真人演員。於是,當看到“Monsters vs. Aliens”的預告時,它馬上進了我的必看清單。去電影院看卡通的唯一缺點就是小朋友太多;不管是大小朋友還是小小朋友,只要是小朋友就很難好好坐在位置上看完一場1.5小時的電影。一下這邊喊著要上廁所,一下那邊想要走來走去;一部電影通常就在孩子的哭鬧聲和父母的責備聲中落幕。所以這次我們學乖了,請人夫拿了最晚場的票﹝睌場小朋友會少一點﹞;而且因為是3D電影,還要多付$3 換副3D眼鏡。也好,花了錢就一定得去看。

基本上,這是一部娛樂效果佳又富教育意義的動畫片。雖不似“Wall-E”那樣讓我驚艷,但它的創意和詼諧度足以讓這部電影在景氣不好的時候替好萊塢殺出一條血路。對我而言,它最酷的地方就是3D效果。那種球打在你臉上或是伸手就可以抓到怪物的真實感,是每個大人跟小孩都有的夢啊!3D動畫在很早很早以前,當我還是懵懂無知的小女孩的時候就有了。還記得在迪士尼樂園看的15分鐘3D短片就已經夠我興奮的作夢也會笑;現在1.5小時的動畫人物在我眼前活蹦亂跳,三不五時還伸出頭來盯著你,那簡直就是美夢成真哪!所以說,這部戲的內容如何還在其次,過癮的是那種回到兒時、一頭栽進卡通世界的忘我境界啊!

要說美中不足的,就是那3D眼鏡了。我是把它套在近視眼鏡上來看的,由於3D眼鏡本身沒有鼻樑支撐,所以一直滑到鼻子上,好不舒服。是說大部分的美國人都有高挺的鼻樑可以撐著,但也要為我們這種扁鼻族考慮一下嘛!再不,好歹也在後面綁個鬆緊帶,好讓眼鏡可以乖乖的停在眼睛前啊!

儘管看3D電影比較累﹝要用手扶著眼鏡看,看完後眼睛還累的“目屎”直流﹞,我還是引頸期盼著下一部3D動畫的到來,“Up”~




Friday, January 30, 2009

P.S. I Love You

這是兩年前的電影了,我卻一直刻意的避著不去看。沒辦法,我哭點很低,就算陳腔濫調,只要是觸到生離死別的題材我就絕對會哭得眼淚鼻涕直流。平常生活工作就已經很鬱悶了,不用連看電影還要這樣揪著心。(所以我最愛看卡通!)

昨天不知道是不是在公司被氣到頭殼壞去,回到家就很想發洩一下,趁人夫上課不在家,隨便煮了碗泡麵便蹲在電腦前看了起來。


果然,電影才開始沒五分鐘,我的淚腺就開始分泌,加上麵裡的辣泡菜... 喔喔喔!只見眼淚鼻涕狂“噴”,連衛生紙都來不及拿。(一定要說得這麼噁心嗎?)說真的,我要是女主角,喔,不,連我一個螢光幕前的觀眾都不敢相信這麼一個破表的帥哥會在電影開始沒多久就過世了!唉!根本就是故意來騙千萬女性的眼淚嘛!

[有空去看Gerard Butler演的"300"就會知道他有多帥了!]

撇開這部片眾多帥哥不講,其中讓我最心有慼慼的片段是一開頭,男女主角在爭論要不要(什麼時候)生小孩。和女主角一樣,我一直覺得應該要經濟穩定了,有房子了,才有資格談生小孩。可是也有很多人,要生就生了,生下來就養了,好似也沒有想像中那樣困難。看到別人小孩的可愛,當然也會想要有一個,只是想到之後的經濟壓力和一輩子的負荷,我就會退卻。也許永遠都不可能準備好,天下的父母都是當了父母才學著去面對吧!

女主角在丈夫過世後一直走不出來,覺得上帝對她不公平,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憐的寡婦,自怨自艾。直到她開始收到丈夫在過世前寫給她的信,她開始期待他幫她安排的驚喜,她迫不及待的等著信,她乖乖的按照他的指示漸漸讓生活步上正軌,可是不變的是,她還是開口閉口就是他。她雖然努力想忘記他,但還是要等到她收到他的最後一封信後才有辦法放手。或許時間真的是最好的止痛藥。

這是一部典型的愛情故事,懂得怎樣催淚,懂得控制觀眾情緒的起伏,悲傷中帶著詼諧,結局又是美好的另一個開始。除了愛情,它也不忽略親情和友情;也是,人生最重要的不就是這些和人的連結?但看完電影後,我最想珍惜的是人夫的陪伴。家人(尤其是夫妻)因為總是在身邊,常常會將對方的存在視為理所當然而忘了有可能失去的一天。再忙還是要抽空跟對方說說話,再累還是要好好看著對方、把每個表情記在心裡,就算是吵架時的猙獰;因為我們無法預知未來,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擁有彼此的現在。

[片中另一個可口的男星,Jeffery Dean Morgan]
[有看Grey's Anatomy的人應該不用我強調他有多可愛了吧!]

Wednesday, September 17, 2008

JeanBlue看電影電視

過去這半個多月只能用“忙到么壽”來形容。工作上有9/15跟10/15的死線,生活上又有人夫身分的問題。看著夫為了學校的事奔波,我當然也不好將自己的疲憊跟壓力顯現出來;直到上星期三跟朋友們在車上聊天,才發現自己原來積了這麼多”怨念”,結果說著說著就突然在朋友面前哭了起來。﹝哭點真低...~_~﹞果然發洩過後心情就好很多。當然事後也跟我那人夫溝通了一下:之前他考試所以家事就我包辦,但現在我工作忙,他就得幫忙分擔。本來就是這樣嘛!家又不是我一個的,之前我cover他,現在我需要他他當然要cover我啊!﹝怎麼越講越氣憤?﹞不過終究是我的好人夫,最近都有乖乖在家煮飯,所以我下班後不用還要去買菜、傷腦筋晚餐煮什麼,也就有時間好好的休息了。﹝他大概怕我氣起來就把他丟回台灣吧?哈哈哈...﹞


電視:“Jon & Kate Plus 8“

不用忙著準備晚餐,那就可以看電視啦!之前去德州出差的時候,在旅館無意間轉到TLC的“Jon & Kate Plus 8”,從此之後就愛上了這個reality show。

【TLC, Monday, 9pm, EST】
【在台灣看不到的可以上youtube看精采片段喔!】

這對近乎是一見鍾情的夫妻,Jon & Kate,由於無法自然受孕,於是採用人工受孕的方式產下了一對雙胞胎姊妹,Cara and Mady。不滿足於此,Kate很希望能再多一個小孩,於是說服Jon再嘗試一次,怎知這次居然一下就懷了6個。儘管在聽到醫生宣布時非常的震驚和恐懼,Jon & Kate 仍然決定要盡自己所能順利的生下所有小孩。

一個小孩就夠叫人頭痛了,你能想像8個小孩同時在一個屋簷下哭鬧、打架、吃飯、上廁所、洗澡嗎?重點是,他們都是相同年紀啊!所以可以想見的,這是一個充滿咆哮的節目。總是有人在哭,有人在打架,也總是有人﹝通常是Kate﹞在教訓小孩﹝跟老公﹞。儘管是這麼吵鬧的節目,還是讓我愛看的要命。不只是因為小朋友可愛,而是可以看到這對父母非常努力的想要給小孩們滿滿的愛跟回憶:所以就算光把每個小孩放上車出發就要花上一個小時也是要帶他們出去玩;就算有十幾箱行李也還是要帶他們坐飛機去滑雪﹝2個7歲跟6個3歲的小孩,光想就覺得是惡夢﹞。在攝影機前,他們會情緒失控、會開懷大笑;在如此巨大的生活壓力下,他們真情流露,依然相親相愛。隨著他們的故事,觀眾認識了每一個小孩;外表也許類似,但每個人都有非常不同的個性。﹝我最喜歡Cara、Hannah跟Collins﹞看著他們,我覺得自己的生活輕鬆的太不像話﹝壓力?我那算哪門子壓力啊?試試看同時deal with 8個小孩啊?!﹞,也覺得生小孩應該不是太恐怖的事﹝別誤會,我還沒要生。﹞

當然他們夫妻倆是無法單獨應付8個小孩的,所以觀眾也可以看到他們身邊總是有很多親朋好友跟鄰居輪流來幫忙看小孩、折衣服跟做家事。也常常收到各地捐來的衣服、禮物和免費度假招待券﹝有些看的出是置入性行銷﹞。他們是幸運的,有來自全美各地的關愛;但最幸福的,是他們擁有彼此,可以總是在身邊打打鬧鬧嘻嘻哈哈的走過所有喜怒哀樂。每次看完節目後我都會因他們而幸福滿滿,所以我愛看。


電影:“The Women”

自從裝了Cablevision的Triple Play (Cable, Internet & Phone)後,我們就有附贈的reward card可以每個星期二晚上去看免費電影。說真的,自從暑假過後,就沒什麼大片好看,加上忙,已經兩個星期沒去看電影了。昨晚難得不加班,想說去看看電影放鬆一下心情也好。那就看Meg Ryan的新片“The Women”吧!

Meg Ryan自從離婚鬧誹聞後就一厥不振,她在大多數人心中﹝包括我﹞的美國甜心形象也就此破滅。演過幾部大爛片,這次終於又回到她最擅長的chick flick。想看這部戲,除了好奇Meg Ryan整形後到底變成怎樣,其實還是因為有Annette Bening﹝曾是我的偶像,氣質大美女一個﹞在裡面,應該不會太差吧?

不抱太大的期望去電影院,通常都會有意外的收穫。這是部輕鬆又嘮叨的電影﹝一群女人能不聒噪嗎?﹞,講女人在婚姻及家庭裡的角色定位跟自我追尋、講女人間的友誼、愛情、事業跟親情。一部環繞著女人轉的電影,雖然已是老套,但可以看出導演試著利用走位、取景及畫面切割表現出不一樣的感覺,加上最後一幕幾位大牌女星飆演技,看的也算是過癮了。

真沒想到星期一跟星期二的晚上居然是我一個禮拜最輕鬆的時刻!

Wednesday, April 02, 2008

Once, the movie

想看這部電影有一陣子了。很久以前就看它的原聲帶在CDNow.com狂賣,還在納悶為什麼,就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聽到得獎的主題曲。之後又在網路上看到獅子老師的推薦,更燃起了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今天晚上趁著夫不在家,發懶,終於把它從硬碟裡叫出來。

故事內容就不贅述了(獅子老師介紹的很仔細)。聽到"Falling Slowly",很感動,很喜歡女主角的聲音。特別的是,這部片並沒有交代男女主角的名字(which is good, because I wouldn't remember anyway...=p)。喜歡女主角的個性,因為她有一種特殊的可愛與單純;所以她會因為男主角的歌聲停下來、她會對素昧平生的人問出看似冒昧的問題、她會問街頭賣藝的人為什麼不去找份工作、她會因為男主角會修吸塵器而隔天就把家裡壞掉的吸塵器拖來、甚至還為了把它修好就這樣跟到一個陌生人家。想來很不合理的情節,女主角演來卻一點也不突兀。就這樣沒有防備的,他們互相陪伴彼此一段時間,然後分開,各自追求不同的未來。

人的一生,有許多過客。有緣有份的,可以走一輩子。有緣無份的,就只能揮揮手祝彼此幸福。曾經因分離而傷懷,為錯過而遺憾。但後來才明白,能遇見,並陪伴彼此走過一段,就值得感謝。記憶也許會變淡,生活重心也許會改變,但沒有人可以被取代;而我們的人生,就是因為這些"曾經"留下的痕跡,所以變得完整。


Tuesday, February 05, 2008

我看《最遙遠的距離》



比起對音樂的敏感性,我對電影的領悟力一向很低、很膚淺。跟大多數人一樣,我也愛看電影,但通常電影片段很少會在我腦中停留超過一個小時,更別說什麼感想了。我想導演們遇到我這種觀眾,也許會像秀才遇到兵一樣,嘔的想把我踢出電影院。而我也不會看不懂還裝懂,在那邊分析起導演想要表達的意境。很多時候,我對電影的感想只有「好看」、「難看」跟「看不懂」三種。只是在看完《最遙遠的距離》之後,我的感受比「好看」還要再多一點,一時說不上來那種心情,所以想抽絲剝繭的用文字來了解自己。

首先,我必須自首,這部片不是進電影院看的。站在支持國片的立場,只要我人在台灣,或是NY, NJ的電影院有播,我一定會掏腰包去看的!(《色、戒》就是在電影院看的喔!) 而會注意到這部片,是因為桂綸鎂。很多人是因為《藍色大門》注意到她(雖說我也有看那部片,但我的記憶真的很短),我卻是因為她跟賀軍翔拍的金生金飾廣告而對她留下深刻印象。喜歡她,是因為她的氣質很像我的偶像學姊吳倩蓮。我說過,我真的很膚淺嘛!

好吧!我承認在電影開始不到十分鐘,就看到莫子儀在路旁狂哭的時候,有種衝動想要把檔案刪除。但繼續看下去後,就慶幸我沒有太衝動。還有,當桂綸鎂一個人搬完家,知道情人不能過來陪她時躲在角落喝酒,突然聽到電鈴響,我就知道,“啊!男朋友來了!不過現實生活中這種事情不會發生的啦!老梗!”我似乎沒辦法太入戲。最怪的是那個心理醫生,臆測病人的心理還講的撕牙咧嘴,搞的病人哭的痛不欲生。難道不怕病人越看越糟,最後發瘋,然後被家屬告上法院、吊銷執照嗎?呵呵,我的膚淺還不是普通的淺。

但是漸漸的,我能夠進入小雲(桂綸鎂)和小湯(莫子儀)的角色了。對於小雲而言,這些陌生人寄來的卡帶是帶她走出情困的一道光。藉由不同的聲音,她離開了台北,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個陌生人的世界。她聽的不只是台灣各個角落的聲音,而是另一個人的聲音,另一個人的心情。於是,她決定靠著這些聲音去尋找聲音的所在,將聲音影像化。"小姐,妳這樣找有什麼意義ㄌㄟ?"片中路旁的阿婆這樣問。小雲說不出個所以然。但我想,若是我,也會去找。也許是好奇,也許是更想了解這個寄卡帶的人,也許是想變成另一個人,也許只是想給自己一個藉口出走。有意義嗎?也許在路途上會發現吧!但無論如何,不會比聽到剛跟自己做完愛的男人在電話裡跟另一個女人說我愛妳更可悲了。傻女人真的很多。

而整部片最正常的人大概就是小湯了。一個想念前女友的錄音師,為了完成之前的約定,獨自踏上旅程完成福爾摩沙之音。他非常神奇的將阿才(心理醫生)從仙人跳解救出來(本人認為這是整部片裡面最經典的部分!),又毫無戒心的和才剛認識的阿才一起踏上旅程,甚至分享心事。"這我做不到!",習慣與人保持距離的我在心裡搖頭。但是,當小湯對阿才訴說著對前女友的思念時,我動容了。人們往往會忘記自己可以毫無顧忌的往前衝,是因為有個人在身旁陪伴著、鼓勵著。甚至以為她/他永遠不會離開,所以忘了要珍惜。這樣的故事聽了太多,自己有時候也會犯錯。但好過有些人永遠都不懂,總是錯過。

沒法寫對阿才的想法。怪,他就是怪人一個。明明是社會的精英,卻是最怪的一個。不過至少他怪的很誠實,比大部分的衣冠禽獸好多了。仍然,無法認同這樣的人,也無法理解他的許多行為。若在路上遇到,我大概會以為他是神經病吧!

沒辦法太去分析導演的想法,因為我看不到那一層。但是藉由電影,我看到台灣的美,台灣人矛盾又努力的活著,可愛也可悲。也許他們是我曾遇過的人的縮影,也許是我自己的投影。人與人的距離看似很近卻又遙遠,無法去強求,只願在旅途中,珍惜過交會的霎那。



Sunday, April 01, 2007

戀愛沒有假期?


昨天看了"The Holiday". 原本只是被他的卡司吸引,想說應該是一部標準的chick flicks。怎知裡面的對白居然深深的觸動我心,一邊看一邊像個白痴在那邊點頭。不得不佩服這部戲的Director and Screenwriter, Nancy Meyers. 她總是能將這樣陳腐的愛情電影拍的如此有格調,就像她執導的"What Women Want"和"Something's Gotta Give"一般。但The Holiday是目前我最喜歡的一部。尤其是Kate Winslet在戲裡的角色,真是代表了大部分在愛情裡受過傷的現代女性。我最愛她裡面和Jack Black的一段對手戲:

“Why am I attracted to a person I know it’s no good?” says Miles.

“I happened to know the answer to this. Because you’re hoping you’re wrong. And every time she does something that tells you she’s no good, you ignore it. And every time she comes through and surprises you, she wins you over…and you lose that argument with yourself that she’s not for you.” Says Iris.

“Exactl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isten, I know it’s hard to believe people when they say, ‘I know how you feel’. But I actually know how you feel.” Iris goes on, “You see…I was seeing someone…back in London…It turned out that he wasn’t in love with me like I thought. What I am trying to say is… I understand the feeling as small and as insignificant as humanly possible. And how it can actually ache in places that you didn’t know you had inside you. It doesn’t matter how many new haircuts you get…or gyms you join…or how many glasses of chardonnay you drink with your girlfriends, you still go to bed every night going through every detail and wonder what you did wrong or how you could have misunderstood. And how in the hell in that brief moment, you could think you were that happy? And sometimes you can even convince yourself that he’ll see the light and show up at your door. But after all that, however long “all that” may be, you’ll go somewhere new. And you’ll meet people who make you feel worthwhile again. And little pieces of your soul will finally come back. And all that fuzzy stuff, those years of your life that you wasted, that will eventually begin to fad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與曾在愛情裡受過傷的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