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31, 2008

療傷系歌曲...


很多人在填個人資料時,總會把"聽音樂"放在興趣那一欄。我常在想,"音樂"對大多數的人到底算是"興趣"?還是"習慣"?是為了驅逐孤寂夜晚的"聲音"?還是為了製造氣氛的"背景"?對我而言,音樂算是第二生命,沒有它,我會得憂鬱症然後瘋掉。

最初接觸音樂,應該是跟著爸媽聽蔡琴、潘越雲和一些民歌開始吧!還是小學生的我,並不了解歌詞在說什麼,只覺得旋律好聽;而且重點是,只要爸媽開始放音樂,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待在客廳裡打混,不用回房間做功課。

上了小學五六年級,受同學的影響,開始聽城市少女、小虎隊...等等偶像團體的專輯,儘管開始會自己買卡帶,但也說不上喜歡聽音樂,充其量只是為了趕流行罷了!真正瘋狂的愛上音樂是在國中之後,而且還是聽西洋音樂!現在想想,還真要感謝我那國中死黨...和她哥。還記得常到她家去玩,趁她哥去補習,我們就偷偷的把他珍藏的卡帶拿來聽。我們國一國二那個年代正流行Debby Gibson, Tiffany, Tommy Page, New Kids Of The Block, Richard Max...etc. 雖說聽不太懂歌詞在說什麼,但也因為如此,學會了欣賞旋律,甚而因之感動。這大門一被打開,我就像進了桃花源一般,回不來了。一下課回到家,就貼在收音機旁,轉到ICRT,專心的聽每一首歌。只要聽到喜歡的音樂,前奏一出來就趕忙按下錄音鍵,想錄製自己的西洋精選輯好一遍又一遍的複習。自己愛聽不夠,還會將錄音帶分享給好友聽,到最後,同學們總會拿著一大盒空白帶要我幫忙錄音樂。就這樣,發掘好音樂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從國一到高三這六年,廣播我只聽ICRT和余光的節目,買的卡帶只用英文、義大利文和西班牙文發音。到現在我還不懂當時為什麼老愛聽我聽不懂的歌,似乎只有那些歌能讓我感動?唯一能想出的理由大概是中文歌一聽就懂,不需要什麼咀嚼回味,所以一下子就失去了興趣吧!不過偶爾在特殊時期,中文歌還是能引起我的共鳴,只是對它們就不是單純的"欣賞",而是將它們拿來"療傷"了。第一次知道音樂可以這樣用是國三的時候。當時深深迷戀班上的一個男孩子,第一次嚐到暗戀的甜蜜與苦澀,每天心情跟著他上上下下,身邊的同學看我這樣也不免為我心疼。就在這時同學抄來了這首萬芳的《半袖》歌詞,一字一句都是那男孩子的寫照,也都是我的心情。於是我一遍又一遍的聽著這首歌,想著他,直到他喜歡上我最好的朋友。

第二次用中文歌療傷是在上了大學之後。又是一次苦苦的暗戀,又是身邊的同學不捨的看著,放給我聽劉若英的《打了一把鑰匙給你》。開始會唱KTV後,總是不斷的唱著這首歌來排解我對他三年來的感情,直到畢業前他跟我說他決定和學妹在一起。也許真的把這首歌唱苦了吧!美女溫(註1)居然從此以後只要聽到劉若英的歌就想到我。不過這首歌是我最後一次用一首歌去想一個人。基於對音樂的愛好,我不想再將它們"功能化"了。

很多人說劉若英的歌曲是現代都會女子的心情寫照,我也曾經很喜歡她。但不知道是不是她的歌越來越孤單,越來越無奈,我已經漸漸不敢再去聽了。她最近的新歌《我很好》,歌詞應該是在描述從失戀悲傷中走出來的女子,可我怎麼聽都覺得她《不太好》,有種欲振乏力的感覺。若要真是豁然開朗的話,就應該要像戴愛玲的《對的人》那樣釋然才是。不過對一個人妻而言,聽這些歌還真沒什麼共鳴,了不起就是想到年輕時的自己,慶幸一切都已經過去。



劉若英《我很好》


戴愛玲《對的人》


註1:這篇文章是因為大學同學美女溫轉寄給我劉若英的新歌,有感而發的。
註2:儘管上面的這些歌曲曾讓我感動,但最讓我動容的是Vonda Shepard的《I Know Him by Heart》



There's a secret path I follow
To a place no one can find
Where I meet my perfect someone
I've kept hidden in my mind
Where my heart makes my decisions
'Till my dream becomes a vision
And the love I feel
Makes him real someday

Cause I know he's out there somewhere
Just beyond my reach
Though I've never really touched him
Or ever heard him speak
Though we've never been together
We've never been apart
No we've never met
Haven't found him yet
But I know him by heart

Am I living an illusion?
Wanting something I can't see
If I compromise, I'd be living lies
Pretending love's not meant to be
Cause I know my heart's worth saving
And I know that he'll be waiting
So I'll hold on and I'll stay strong 'till then

Cause I know he's out there somewhere
Just beyond my reach
Though I've never really touched him
Or ever heard him speak
Though we've never been together
We've nerver been apart
No we've never met
Haven't found him yet
But I know him by heart

No we've never met
Haven't found him yet
But I know him by heart

Monday, January 14, 2008

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

人往往高估了自己的物質慾望,也高估了物質帶給自己的滿足感。

曾經,我也想要有個大房子。外面看起來要像皇宮,客廳要舖上大理石地板,廚房電器都要是bling bling 的不鏽鋼,臥室要像公主房間一樣充滿粉色蕾絲,一間空房要當圖書館兼音響房,另一間空房要當家庭電影院,而後院要有一個游泳池跟一個花園。其實這樣的要求在房價較低的美國中西部應該不是太難達成。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才發現真正會讓自己開心的不是這些物質上的滿足,而是與家人、朋友間的情感。當然這是在三餐能溫飽、每個月帳單都付得出來的前提下。

一個人生活了三、四年,才覺得情感的滿足比什麼都重要。現在看到大房子,想到的只是撣不完的塵、拖不完的地、居高不下的utility跟maintanance fee、和滿屋子的空虛(除非生了一卡車的小孩)。有了自己的家庭電影院,就少了去電影院約會、啃爆米花、和滿廳觀眾爆笑跟流淚的樂趣。有了自己的游泳池,就失去了和鄰居小孩去社區游泳池玩水所培養出來的情誼,更甭論三天兩頭要去撿落葉、換水所必須花的金錢跟人力。不過還是想要有個像圖書館的讀書房。放著輕鬆的音樂、坐在舒服的IKEA躺椅上,和老公小孩享受這樣悠閒的周日下午是我的夢想之一。儘管如此,我還是不會放棄坐在誠品一個下午啃完兩本暢銷書的快感。

所以,我漸漸不會去羨慕別人住的大房子,也漸漸不會去看高級的裝潢雜誌。我開始很珍惜每個在我身邊的緣分,很想念以前的朋友,很喜歡和家人在一起。不管家裡是不是有足夠的碗盤桌椅,只要客廳還算乾淨,就想請朋友來坐坐、一起玩Wii。看到大家玩得開開心心,心裡就會有滿滿的感激。

當然以我現在的財力,離能夠養得起一個房子的日子還很遠,有時候甚至還會有點捉襟見肘。但我更清楚自己努力的目標和快樂的真諦。少一些慾望,多一些活在當下,也許日子並不會那麼難過。

Thursday, January 03, 2008

世界真是小

我真的不是一個好員工。

雖說已經漸漸進入忙季,但我還是無法完全進入狀況。又在上班時"趴趴走"了。今天我再度見識到網路無遠弗屆的魅力。話說上班想偷懶時,我就會逛進常去的幾個blog看看有沒有新的文章可以讀。當讀完所有文章卻還不想上班時,就開始"辜狗"一些有趣的日誌。首先,我輸入"貴婦人",因為依稀記得之前看電子報好像有介紹她。進去看沒幾下,就去看她的推薦連結。不知怎的就連進去李昆霖官網,還是網路新手的我當然不知道這號人物,還在想這真是個樸素的網站啊!有什麼看頭呢?又不知怎麼點了他的"熱情朋友們的部落格"。接著出現在我眼前的第一個連結就是傑瑞在NJ 。等一下,這不會是我認識的那個Jerry吧?

在我進入新公司不久後,聽說裡面有個瘋狂的王建民球迷;如果想要去看洋基球賽,找他就沒錯了。和他小聊了一陣,才知道原來在紐約有一個台灣加油隊,不只是看王建民,只要有台灣的運動員來美國比賽,都會聯絡這個組織,讓他們幫忙安排運動員/球員在這邊的一些活動。當然他們也會一起去為台灣球員加油。上次本來想請他幫忙買票去看王建民在季後賽前的最後一場比賽,但因為找不到人一起去而作罷。不過卻由此知道公司有這樣的一號人物存在。

現在居然不小心逛到他的網誌,感覺有點像在窺探同事下班後的生活。不過真的很佩服他對棒球的著迷程度,這是我這種虎頭蛇尾、什麼都三分鐘熱度的人所望塵莫及。看到他對李昆霖的推崇,又回去李的網站去看個仔細。ㄟ?他有接受過陳以真的訪問!?說到我這個高中同學陳以真,現在可是年代新聞台的美女主播。記得以前她給我的印象是看似安靜,但常常語不驚人死不休;可愛的個性讓我很喜歡跟她聊天。真的沒想到現在這個口齒伶俐、聲音清亮的美女主播,會是當初那個留著男生頭、戴著眼鏡、皮膚黑黑的、騎著腳踏車上學的小女生。

啊!世界真是小呢!一個無聊的上班族,逛到同事的網誌,不但了解到另一個多采多姿的世界,也由此得知了高中同學的訊息。網路世界真有趣!

【後記】最近傑瑞兄成了我們lunch partners的一員,才發現,他說冷笑話的功夫真是一流,信手捻來全不費工夫。常常造成我們一陣沉默,然後突然被群體以"冷~~"攻擊。中午休息時間真是越來越有趣了!

Wednesday, January 02, 2008

喜歡上一個聲音


喜歡上一個17歲小男生,楊成祥,的歌聲。

兩個星期前在"超級星光大道"聽到了一個乾淨、舒服的聲音。他也許沒有超高的歌唱技巧,但那無雜質的音色,傳達出歌手單純不受污染的靈魂,讓聽歌的人也隨著旋律放鬆了起來。很久沒有這樣享受一首歌了,心情很悸動。喜歡聽歌,是因為歌曲總是把我帶到另一個世界。也許是過去的一段情傷,也許是生活中也有的感慨,更有可能是自己編造出的一段故事。但聽這個小男生的歌,我只是簡單的享受他的愉快。

他說他要參加第三屆的星光大道,我心頭揪了一下。好害怕,在經歷那樣殘酷的比賽與現實的壓力下,他的歌聲會不會變了?會不會再也唱不出那樣清亮、愉悅的歌聲?聽到一個好聲音,卻不希望他參加比賽、變成歌手,心態上比較像要保育稀有動物吧!不過轉個念頭,人生不就是要這樣跌跌撞撞,才會變的成熟內斂,才會珍惜當初的單純?至少他在這麼年輕就有了夢想,並不畏艱難的去追求,是幸運,是勇敢的。

前幾天上博客來書店看大家推薦的好書,發現17、8歲的少年們都喜歡沉重、陰暗的書,而三十幾歲的上班族倒是喜歡輕鬆的文學作品(要不然就是投資理財應用書)。我在想,少年不識愁滋味,所以想藉由這些講述人性灰暗面的書來提早"登大人"。而已經身處在這樣險惡環境下的"大人"們,卻只想拾回少年時的單純。

離題了。只是想留住第一次聽到他歌聲時的驚喜。未來會如何,我也同樣期待著。

【後記】在第三屆星光大道的比賽過程中,楊成祥在24強時因失常走音而以最低分被淘汰出局。一方面覺得可惜,另一方面覺得這在他成長過程中說不定是件好事。但我們都只是旁觀者,別人的人生又何需旁人雞婆?